【热门】描写春节作文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节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春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上海,春节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它有许多风俗:贴春联、守岁、放烟花……而今年是猪年,圆润喜乐的猪一直被我们视为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的象征,代表着富足、祥瑞。但是因为近几年来我们上海禁止在外环线内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有人说上海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单看表面的话,确实如此——街上无人,冷冷清清,烟花爆竹也不再点亮夜空。但是有一个地方却藏着上海浓浓的年味--那就是豫园!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豫园游玩。刚走进大门,一股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气氛就迎面而来。今年豫园灯会主灯组的核心便是一只憨厚可掬又聪明可爱的卡通财神猪形象。只见那只财神猪手捧福袋金元宝,似乎在演绎着民间传统--祝福(猪福),让人看了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新年阖家团聚、幸福美满的氛围。
我们随着人流往前走,用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来形容也不为过。只见豫园商场的门口,用龙凤火箭荷花勾勒出20xx字样,两只卡通小猪手拿福字迎接着四方游客。老庙黄金小广场,舞狮头顶小猪手拿福字灯笼仰望前方,边上的'卡通小猪坐在金元宝船上,头上还有一颗长满金币的大树,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也寓示着财源滚滚。
渐渐地,夜幕降临,九曲桥上游人如织,水面上格外漂亮,布景台上的卡通小猪点燃爆竹带来浓浓的年味。大型灯展则展示着上海卓越的城市风光,从八十年代的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大哥大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高级轿车;从原上海大厦、东方明珠、南浦大桥到如今的环球金融中心、中华艺术宫、金茂大厦……改革开放四十年让我们上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展示了上海城市精神:开明、睿智、卓越、创新。
这次游豫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现如今的花灯艺术已创新出具有特色的艺术品,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赏花灯正在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民俗。而豫园灯会作为我们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兼具文化与美观内涵,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让它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去感受浓浓的上海年味!
描写春节作文 篇2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物,每到腊月二十,变出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杀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正好有两个孩子在比赛牛鞭子。“年”突然听到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他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一件大红衣服,它不知道衣服是什么东西,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在禾部,以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描写春节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
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