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工作方案范文合集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作方案 篇120xx年我院在过去长足进步的基础上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为实现20xx年“管理更加规范,效益更加明显”的主要工作目标,加强和完善教学工作评价,引入竞争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将教师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待遇、继续聘用与否直接挂钩,特制订以“6分制”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方案。
一、教学评价的范围
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场地教学。
二、教学评价方法
1、“6分制”学生评教方法。
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师的课时工资等级,通过学生的评教来决定,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6分制”将教学工作评定为6个等级,即很好记6分、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差1分。
(1)、宣传发动。学生是“6分制”评教工作的主体。首先,要以系为单位,召开学生大会,宣传解读“6分制”学生评教方法,引导学生明确目的、意义,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准确公正地做好评教工作。
(2)、认定等级记分。学院督导处印制《“6分制”学生评教统计表》,全体学生参与,无记名填表认定等级记分。评价的项目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大项,各大项下又细化六个小项。教学态度以出勤为主,纳入教学行为,无缺勤无任何违规教学行为,记很好,得6分。旷课1节计差等级,记最低等级1分,当月除按规定扣罚外,课时工资为最低等。教学态度栏如有二种以上违规教学行为的,取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回忆比较,认定本班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等级,在相应的分数栏下打“√”。评教前,负责组织的管理人员应组织全班学生认真学习《“6分制”学生评教项目等级记分说明》,做到客观、公正的认定等级,认真、准确地记分,杜绝给任课老师都打高分(同一等级)或低分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由学生各自计算出某教师四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再由负责组织的管理人员计算出全班同学对某教师评价的平均分,即为某老师在该班的教学评价分。督导处根据此平均分要排列出每个教师在一个班的评教名次。运用“六分制”等级记分,按第一名记6分,第二名记5分……第六、七、八、九名记1分的方法评定某教师在某班的等级分,在几个班任教,再求出这几个班等级分的平均分,即为教师一次学生评教的等级分(每月两次再算出平均分),根据学院决定,4分以上为一等课时工资等级,2—3.9分为二等课时工资等级,2分(不含)以下为三等课时工资等级。由督导处计算出每月2次评教的平均分,得出教师当月应当享受的相应课时工资等级。
(3)、操作实施。针对这次“6分制”学生评教活动,督导处设计了两套方案,一为电脑操作,一为人工操作。
电脑操作,是指编制相应的电脑软件,利用学生上机课进行操作,所得数据直接存入至督导处电脑内,由督导办办公室人员进行汇总统计。目前,学院计算机系正在进行“6分制”学生评教统计软件的编制工作,争取在3月底投入使用。
人工操作,是指在电脑软件未编制完成前,由人工进行调查统计,具体由督导处会同各系联合执行,督导处汇总统计。
(4)、每月评教2次(原则上月初月底各一次),各系(部)组织一次,学院组织一次,由督导处汇总统计。做到边实施边总结,及时纠偏。
2、学院教学综合评价
(1)、日常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督查评价。
督导处、教务处、学生处三处联合督查,每天每大节课检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到课率、课堂纪律及教师出勤、教学行为检查记录,督导处每天统计,严重情况及时反溃各系(部)抽查,每天至少抽查一节课,抽查结果汇总到督导处。督查结果逐一记录统计,作为教学工作综合评价的依据。
(2)、常规教学督查评价。
督导处会同教务处定期对教师授课计划、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评课、随堂听课等常规教学及教学比武、公开课进行督查,每学期不少于二次。其中教案编写、随堂听课、教学比武评定等级,督查结果按照《教学评价量化细则》记分,作为教学工作综合评价的依据。
(3)、信息员反馈制度。
各班配备一位学习认真、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教学情况信息员,记录一周以来本班课堂教学情况,每周向督导处上报信息记录表,督导处按周次汇总统计。教学情况信息作为教学综合评价的依据并及时向有关处室及人员反溃
综合上述三部分评价结论,根据《教师学期工作综合量化评价统计表》计算全期分值,按照综合评价占60%,“6分制”学生评教占40%比例得出教学工作评价总分,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能力水平及续聘与否的主要依据。
本方案根据实施情况,在院领导指导下修改完善。
工作方案 篇2根据县委、政府《关于选派干部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略办字〔20xx〕58号)要求,为扎实做好我镇干部联户扶贫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5个村,其中列入县上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3个:仙台坝村、娘娘坝村、任家院村;一般贫困村2个:羊儿坝村、新店子村。各村基本情况如下:
仙台坝村位于略阳县城东北47公里处,是仙台坝镇机关和集镇所在地。村域面积6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873亩,人均基本农田1。8亩,林地总面积23000亩。全村4个村民小组302户1094人,其中贫困户141户384人,享受低保59户、五保19户;劳动力568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8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人均纯收入3493元。
娘娘坝村距镇政府以北4。5公里,常用耕地1228亩,林地面积16668亩,略观公路纵贯三个村民小组。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95户668人,劳动力337人,其中贫困户105户258人,享受低保44户、五保9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0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及农副业产值收入189万元,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04元。
任家院村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总面积9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2174亩,林地总面积32000亩,辖8个村民小组234户830人,其中贫困户124户383人,享受低保45户、五保69户;劳动力253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4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人均纯收入3207元。
羊儿坝村距镇政府以东3公里,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326亩,林地总面积14536亩,辖3个村民小组169户620人,其中贫困户100户269人,享受低保39户、五保12户;劳动力25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134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 ……此处隐藏6936个字……
教研组教研工作的评价标准:
(一)教研计划目标的评价,包括以下指标:
1、学期、学年教研任务指标,要求任务明确、目标具体。
2、教研课题的选择及教研实施计划,要求具体落实,具有学科特点和针对性。
3、每周教研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要求严格考勤,保证时间,研究效益和效率。
4、组织教师参与量。要求自觉参与教研,主动实施教改。
5、教研教改示范课和专题研究课的安排、计划和实施。要求有说课、听课、评课记录。
6、学科竞赛及课外活动指导计划目标
(二)、教研活动过程评价。教研活动过程是实施教研计划、实现教研目标的能动过程。主要包括:
1、集体学习研究的次数,每次学习研究的记录。要求内容详实。
2、每次集体学习研究的出勤记录。
3、教研活动后记记录。
三、搞好教研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多读书、多学习
除一些相关性、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外,读书面要广,如:社会、历史、文学、语言、哲学、地理、天文等文理科均要涉及,兼收并蓄。注意阅读专业期刊和理论专著。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增强素质,推动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要善于积累和处理资料、信息
要搞好教研,首先要能够高速、高效的获取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既包括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也包括教育实践的新动态,并且能够对获得的的信息进行识别、分类、编码、分析、评估,内化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累资料的方法常见有做卡片、做索引、剪贴报和记笔记。
3、要善于反思
教研工作既然是一项研究性的工作,过程中总有一些失败和教训,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查找失败的原因。反思虽然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但它来自实践,出自深刻的`思考,特别具有真实性,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材料。在反思的基础上,善于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运用已知信息,提炼出具有更新价值的精华。
4、要多写作
教研最终要通过文字载体,以不同的论文形式将研究结果表述出来。要写一篇论文,逼着自己带着目的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和参考资料,查找相应的理论观点,思考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反复探究,认识和水平也就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学校其他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
工作方案 篇7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们班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名幼儿。经过大班上个学期的在园生活与学习,孩子们的常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上课及活动的时候,都明显懂事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上课做小动作,坐姿随便,不肯动脑筋;孩子之间缺乏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的良好风尚……因此本学期将在这几个方面加以重点培养。
二、具体目标
(一)体能( 基本动作、运动器械的操作,各类操节)
(1)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
(2)能助跑屈膝跳过垂直障碍,高度约40厘米,能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
(3)能手脚熟练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4)能熟练的在垫子上前滚翻和侧滚翻。
(5)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25厘米左右)。
(6)能两人相距2―4抛接大球。
(7)能精神的做操,做到动作到位。
(8)懂得在活动中要合作、负责、宽容、谦让、遵守规则,爱护公物、有较强的集体观念。
(二)生活卫生习惯
(1)能主动饮水,少吃冷饮。
(2)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安静的入睡。
(3)养成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4)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并知道要节约用水,洗完后及时关水笼头。
(5)有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习惯及自我保护
(1)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正确的看书和写字,画画的姿势。
(2)爱护学习用具,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具。
(3)知道陌生人不可轻信的道理。
(4)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电器及其开关的良好习惯。
(四)认知
1、语言
(1)在游戏中学习正确运用反义词,量词和连词等,并能说完整的合成句。
(2)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和理解游戏中比较复杂的多的指令。
(3)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一些结构简单的汉字,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4)知道图画书画面和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的简单的文字。
2、感知与操作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的拜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3)能较长时间的参与科学活动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
(五)艺术活动
(1)能进一步学习更多种类的打击
乐器的基本奏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简单的乐器,在集体演奏活动中,能按指挥的手势迅速、准确的作出反映。
(2)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的运用各种颜色,学习色彩的搭配,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引导幼儿学习均衡,对称的安排画面。
(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多种绘画材料,运用自己的技法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的运用各种颜色,引导幼儿合理的安排画面。
(六)德育
(1)培养幼儿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行。能互相谦让,主动帮助弱小的孩子。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要热爱幼儿园,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七)情感个性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主要物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
(3)引导幼儿初步辨别是非,初步懂得应该向好的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
(4)引导幼儿了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的主要资源和人文景观,印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以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
(5)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以及优秀的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八)家长工作
(1)认真作好家长工作,办好家长园地,与家长密切联系。
(2)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意见,即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
(3)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对家长询问耐心解释。
(4)在期中召开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参加幼儿的一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