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园地 > 古诗词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时间:2024-04-07 08:43:19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篇1

一、看汉字写拼音。

蓑 遮 醉 媚 锄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草铺(pūpù)横野六七里。

2.收篙停棹(diàozhào)坐船中。

3.清平乐(yuèlè)

4.最喜小儿亡(wánɡwú)赖。

5.溪头卧剥(bāobō)莲蓬。

三、辨字组词。

牧( ) 哀( ) 醉( )

枚( ) 蓑( ) 碎( )

绿( ) 遮( )

剥( ) 蔗( )

四、选择正确的义项填空。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作者分别是___代___、___代___、___代___( )

A.宋 吕岩 宋 杨万里 宋 辛弃疾

B.唐 吕岩 宋 杨万里 宋 辛弃疾

C.唐 吕岩 宋 辛弃疾 唐 杨万里

2.“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的意思是( )

A.做;干 B.逗弄 C.耍:玩耍

3.“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的人

C.顽皮、淘气

五、填空

1._______________,收篙停棹坐船中。

2.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

3.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4.“清平乐”是,我还知道这些词牌名:___、___、___.

5.读了本课三首古诗词,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1.默写《牧童》,并用“/”在诗中画出朗读的节奏。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们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七、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稚子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

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八、杨万里写田园诗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从以前读过他的田园诗中选一首写下来,也可以写其中印象最深的诗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篇2

一、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席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感悟。”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出感情,从而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以期达到:情,在读中悟;画,在读中呈现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变课堂上教师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采用多媒体播放歌曲<

2.理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而是让学生对照注释,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古诗的主要内容。为下面感悟送别情怀奠定了基础。

3.感悟诗情。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感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感悟渭城美景,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 ……此处隐藏20115个字……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

六、课外拓展

1、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比如:

《所见》、《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 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⑵ 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

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