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园地 > 古诗词

古诗的作文

时间:2024-04-27 15:37:14
有关古诗的作文五篇

有关古诗的作文五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的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的作文 篇1

万物萧条。夜,静的可怕。

冷风侵袭着每个人的身体。几声叹息,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窗边。此时与他对望的只有那挂在冷空的、孤零零的月亮。他抬头凝望着,轻声吟道: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作为权臣明珠的儿子,他的家世何等显赫;作为清代第一词人,他的才华被众人赏识;作为丈夫,他对妻子的离世无可奈何。他,就是纳兰性德。

曾经说过的誓言,往日相拥的呢喃,却跨不过天上人间!他坐在破旧的木桌前,手里紧紧握着妻子生前最爱的那支蝴蝶发簪,那支他第一次见到她送给她的发簪。在那昏暗的烛光前,泪眼婆娑的他,回忆的长河开始汹涌泛滥开来。他想:如果每天都能如圆月般团圆,自己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他不禁想起妻子的及腰长发,想起她的笑靥如花,想起他们在月光下许下终生不离的誓言他们曾手挽手畅游美丽如画的江南,肩并肩登过巍峨的五台山。他们一起坐在木桥边看良辰美景,他们一起赏雪赏月,他们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情,他们很恩爱。或许老天爷也会嫉妒吧,只给了他们三年相守的时间,就让妻子永远的、满含遗憾的离开了他。留他一人在人世间看孤独的风景,躲在角落里黯然神伤!

思念的夜晚,他无心再眠,披上衣服,他走出了家门。月亮也失去记忆了吗?瞪着空洞的`眼,泛出惨白的光。他,就这样静静的走着。一滴泪从他的眼角滚下,人间的情缘为何这么容易断绝?他无奈,他悲哀。虽然在妻子的坟前已经哀悼过许久,可是愁绪未停,思念依旧。泪眼朦胧中,他看到他们一起许下誓言的木桥,暗香飘尽,惜花人去。他看到双燕呢喃细语,依然轻踏在帘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看到这双宿双飞的双栖蝶,他是多麽的羡慕啊!人间,他在思念,说不定妻子同样也在天上思念着他。他多想这双栖蝶能把自己带到天上与妻子团聚!在他看来,无论天上人间,只要能同妻子在一起,何处亦是天堂。

天上人间遥相忆,长相思!

古诗的作文 篇2

品一杯清茶,阅一手诗卷,剪一段月光,赏一代经典。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诗人,词人留给了我们一笔的精神财富。在有深度的文字的熏陶下,似与古人,智者一同讲论文义在时圆时缺的月光里感受古诗文带来的悲愁忧喜或以酣畅淋漓。与古人共赏大好河山,岂不为人生之快乎。与古人共勉,岂不为人生之乐乎。

诗文如海,我是一个在茫茫大海里的舟子,我以书卷为舟,以勤学为桨,在这宽阔无际的海洋里荡漾。诗文就像海水,你若热爱,狂风暴雨也不过是大海对自己的爱。你若厌烦,一丝波澜都会让你觉得犹如惊涛骇浪。热爱诗文让我每天享受着。

记得小时候,一回老家就往爷爷的书屋里跑,爷爷每次都会在哪儿讲故事给我听。每次听得不过瘾,就像自己看,有一天,我看到书柜上有两本彩色的书,就和爷爷其他的一些深色的书放在一堆,特显眼。当时小,拿不到,就用棍子去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听老师说这两本书,一本是“弟子规”,一本是“三字经”,于是我每天早晨跑到东大街去问老师,然后回来咿咿呀呀,摇头晃脑读上一阵。奶奶见我读的入迷说“孩子啊,好好读,长大能成才。”我一下没回过神来,只得冲着奶奶笑。从此什么“弟子规,圣人训,首孝什么来着”这些伴随了我的美好的童年岁月,甚至有时睡着了还会念“昔孟母,择邻处。”现在大都记不住了。

九岁那年,爷爷去世了,临终前爷爷说:“孙子,爷爷不能给你讲故事了,爷爷困了,想睡会……”我哭着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别睡,我给你讲故事”可爷爷终究没有听完。两年未回家,回到家时已有十一岁,爷爷的书上落满了灰尘,我一本一本地擦拭着,看到了爷爷临终前几天还没看完的“宋词三百首”里面的“暗香”“疏影”是爷爷最喜欢的“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我还记得爷爷常说“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爷爷让我认识了古诗文,爱上了古诗文。

如今,电子书籍电子书籍替代了纸质阅读,真正的国家,甚至民族的古诗文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人类本应该,才是一个国家真正代表,古人所留下来的精华被丢弃,我感到一丝愤恨和无能为力。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有一颗中国心。无论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木兰还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或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这些古人留下来这些经典是为了让更多人去学习,去传承。我已经在古诗文的海洋里遨游了,你呢?

古诗的作文 篇3

从小,我就迷恋古诗。它把我带进了学习,带进了生活。让我懂得思考,懂得评析。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爱它们,胜似爱任何东西。其中,范云的《咏寒松》: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使我懂得了要有独立坚定的意志,顽强不屈,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从不会为讨别人喜欢而改变自己的颜色。“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即使它孤独地生长在悬崖边上,山谷里,它也是一节一节地向上长,身体高直,志向高远。这首看上去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仔细一看就发现其中的妙趣了。这首诗不光赞扬了竹子,还可以用来比喻谦虚的、有骨气的、正直的、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也是我们民族崇尚的精神境界。

一首首古诗激发了我的兴趣,一连看了好几首关于植物的诗。如:《梅花》作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站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幽幽的香气不时飘来。《白梅》作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冰雪覆盖的树林中生长的梅花,它不与春天开放的桃花李花混在一起。当它一夜之间忽然开放,香气弥漫到天地之间,就预告了春天来临。

诗中的植物令人回味,我又回味起来,不知不觉地读了出来:《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诗的作文 篇4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大诗人杜甫听说江畔边有一个叫黄四娘的人,她家的花园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那儿一定是姹紫嫣红。于是,杜甫决定去江畔赏花。

杜甫来到江畔,只见江水滚滚,奔流不息。春风吹拂着,吹得脸上暖洋洋的,一股浓郁的春天气息洒在这江畔上。可是江岸上绿草如茵,只有几朵零星的野花,哪有黄四娘家的花园呢?

杜甫不禁有些失落。这时,一阵风过,杜甫闻了闻,风中夹杂着浓郁的花香,不知是什么花,应该是许多花汇集在一起的吧!杜甫在花香之中陶醉了,这香气把刚才的失落一扫而光,杜甫完全沉浸在花香之中了。

风止了,杜甫才清醒过来。“刚才的花香太迷人了,难道那边就是黄四娘家的大花园吗?”想到这儿,杜甫立刻精神一振,他顺着花香走去。

朵朵鲜花把花枝压得像弓似的,一阵微风吹过,花枝摇动,不时的送来缕缕清香。有几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盘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说:“瞧,我们的诗圣杜甫来了,让我们一起赏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这时耳边传来“恰恰”脆鸣,抬头一看,几只美丽可爱的黄莺正在树枝上叽叽地叫,像是演唱着一曲美妙的春天赞歌。

古诗的作文 篇5

中国古诗词篇什众多,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

情怀。尤其是这些诗篇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 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赏析这些诗词中 的生态意境,有着特别的意义。

留恋春光,钟情绿色。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唐人贺知 章的《咏柳》便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 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诗人没有将更多 的笔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草树、杨花、榆荚,通过对比来昭 示春天即将离去。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 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 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春天绿色的诗句还不胜 枚举。如辛弃疾在《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 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 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 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亲近自然,吟咏山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 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 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 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卷。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 不胜收的感觉。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 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赞美生命,呵护生灵。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 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 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 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可以想见,作者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笔下是难以流淌出如 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绘终究还是作者内心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真实写照。白 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这 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 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 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 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 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 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 系的问题。

《有关古诗的作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